1.发热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在炎症因子刺激下,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进而引发发热。体温升高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能伴有出汗和乏力感。
2.头痛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时,炎症反应会刺激脑膜,引起颅内压增高,从而出现头痛的症状。疼痛一般位于头部两侧或前额,有时可放射至颈部。
3.关节功能障碍
当炎症累及关节软骨面时,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狭窄,以及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所致。患者可能会感到关节僵硬、疼痛,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行走或使用受影响的肢体。
4.局部红肿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使组织间隙液体增多而形成水肿,表现为局部红肿。红肿通常发生在受感染区域,可能伴有疼痛和触痛。
5.脓液积聚
脓液积聚是由于骨髓腔内的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凝固后形成纤维蛋白,进一步促进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聚集,最终形成脓液。脓液通常集中在病变处,可通过穿刺或切开引流的方式进行排空。
针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建议进行X线检查、CT扫描或MRI以评估骨骼状况。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遵医嘱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控制感染;必要时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患者应避免患肢负重,注意休息,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