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老年人盆底肌松弛治疗

柯怀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三级
咨询
老年人盆底肌松弛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及改变排便习惯等措施,旨在改善便秘状况。通过上述方式可减少肠道对直肠下段的压力,缓解因压力增大导致的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而引起的漏尿现象。
2.盆底肌锻炼
盆底肌锻炼通常采用提肛运动等方法,在专业指导下定期进行训练。此措施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群的力量和张力,从而支持并稳定盆腔器官结构,预防或纠正盆底脏器脱垂等问题。
3.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是一种心理行为治疗方法,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学习识别身体信号,并学会控制相关生理反应。该技术帮助个体认识并掌握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模式,从而提高对盆底肌功能的控制能力,改善盆底肌功能紊乱所致不适。
4.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需由中医师根据患者体质开具处方,并指导其服用相应方剂。传统医学认为,肾虚可能导致盆底组织失去固摄作用而出现松弛;因此补肾益气类中药有助于提升脏腑功能稳定性,进而辅助改善相关临床表现。
5.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涉及选择特定穴位并在无菌条件下施行刺络放血操作。研究显示,某些穴位刺激可能促进血液循环并增强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对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状态以及缓解压力性尿失禁有积极作用。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如钙质吸收障碍或维生素D缺乏。此外,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量,因为水是软化大便的重要成分,有利于减轻盆底肌肉负担。
66
2024-02-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