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做手术时出血多是什么原因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做手术时出血多可能是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血管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任何一步出现问题,导致止血困难。这可能是由于缺乏凝血因子、维生素K缺乏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如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或凝血因子替代品。
2.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指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导致凝血功能受损。此时不能形成足够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物,从而影响伤口愈合和止血。提升血小板数量通常通过注射血小板富集产品实现,例如血小板悬液或血小板浓缩制剂。
3.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异常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轻微损伤后长时间出血不止。其发生与凝血因子基因缺陷有关,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对于血友病患者,可使用凝血因子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如输注凝血因子Ⅷ或Ⅸ等。
4.血管性紫癜
血管性紫癜是一种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在皮肤上出现瘀点、瘀斑等症状。这些微血管病变可能导致手术过程中局部出血增多。针对此病因的治疗可能包括皮质类固醇以控制炎症反应,如或甲泼尼龙。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由遗传性结缔组织缺陷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会导致黏膜下毛细血管持续扩张并伴有自发性反复出血。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预防出血,可通过激光封闭扩张的血管来减少出血风险。
建议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功能测试以及凝血功能检测,以监测血液状态。必要时,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纤溶药物进行预防,如氨甲苯酸片、肾上腺色腙片等。
66
2024-01-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