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腺病毒
腺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侵入呼吸系统后复制并引起炎症反应。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可用于治疗腺病毒感染。
2.流感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感染时,病毒血凝素能直接破坏细胞膜,导致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由于病毒释放大量蛋白酶,可使肺泡壁充血、水肿、坏死等病理改变,进而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奥司他韦是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能够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从而阻断新组装病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量。
3.麻疹病毒感染
麻疹病毒感染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包括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导致黏膜炎、皮疹和其他相关症状。对症支持疗法是主要治疗方法,例如使用退热药来缓解发热症状。
4.百日咳杆菌感染
百日咳杆菌感染会引起百日咳杆菌毒素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气管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多,引起典型的“鸡鸣”样咳嗽。抗生素治疗是首选方法,常用药物有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
5.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通过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繁殖,导致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引起呼吸道感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是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存在慢性疾病风险的人群,可以预防性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以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