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缝线一般在7-14天左右拆线,牙龈有点肿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炎症感染、牙龈增生、牙龈息肉、干槽症等原因导致的。
1、正常现象
拔牙后会在牙龈处进行缝合,能够起到止血的作用,并且还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在拔牙后7-14天左右,牙龈处的缝线会逐渐脱落,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龈有点肿的情况,如果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
2、炎症感染
如果在拔牙后不注意口腔卫生,可能会导致缝线处出现细菌感染,从而引起牙龈肿胀、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过氧化氢溶液等药物漱口,抑制口腔内细菌生长,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3、牙龈增生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牙龈增生的情况,在拔牙后可能会加重牙龈增生的情况,从而引起牙龈有点肿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牙龈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牙龈息肉
如果在拔牙的过程中,医生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牙龈部位出现牙龈息肉,从而引起牙龈有点肿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干槽症
干槽症是指拔牙后牙龈出现的持续性疼痛,并且会伴有口臭、牙龈肿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止痛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