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拔牙术后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招洛丹 口腔科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拔牙术后感染可能是由细菌污染、伤口裂开、血块脱落、患者免疫力低下或口腔卫生不良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细菌污染
由于手术过程中未能有效控制口腔内的细菌数量,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扩散至其他部位,引起炎症反应。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如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替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伤口裂开
如果在拔牙的过程中对软硬组织损伤较大,在术后容易出现伤口裂开的情况,进而诱发感染。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复新液等促进黏膜愈合的药物缓解不适。
3.血块脱落
血凝块过早脱落可能导致暴露的牙槽窝受到细菌侵袭,引发感染。建议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避免舔舐伤口,以减少血块脱落的风险。
4.患者免疫力低下
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可能无法有效地抵抗感染,从而增加感染风险。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方法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必要时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服用免疫增强剂。
5.口腔卫生不良
术后不注意口腔卫生会导致食物残渣滞留,为细菌提供滋生条件,加剧感染发生概率。强调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以减少感染风险。
术后患者需密切观察术区是否有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复诊。同时,建议定期复查以评估恢复情况,避免过度刺激患处,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