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茸通常由残留在脐部的肠粘膜组成,形状为红色息肉样组织。当没有感染时,通常分泌少量粘液。摩擦损坏时,会出现血性分泌物。脐带周围的皮肤继发于湿疹,局部应用收敛药后,可能会复发,需要手术切除。脐茸会导致脐周感染,如脐蜂窝织炎、脐脓肿、脐周皮肤坏死和腹膜炎。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败血症,危及儿童的生命。对于新生儿,需要每天对脐部进行消毒。可以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或含碘消毒剂处理,每天两次。消毒操作不正确,会导致局部感染。家长需要及时将婴儿送到医院治疗,在家里很容易引起破伤风或败血症。也可能是由卵黄管残余组织引起,也是炎症刺激引起的增生的结果。属于炎性肉芽组织,也称为脐带息肉。脐带是由基底黏膜隆起引起的脐黏膜增生,也是一种息肉样改变。在早期可以局部消毒,或者用硝酸银或碘酊燃烧,也可以通过燃烧促进愈合。因为新生儿时期麻醉的风险相对较高,不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
家长需要保持新生儿患处的干净和干燥。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