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瘿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瘿病的中医辨证一般有气郁痰阻证、痰结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肝火旺盛证、肝肾阴虚证等,可以通过服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

1、气郁痰阻证

气郁痰阻证是指痰气交阻于颈前,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觉胀、胸闷、苔白腻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四海舒郁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理气舒郁、化痰消痿的作用。

2、痰结血瘀证

痰结血瘀证是指痰气结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纳差、苔薄白或白腻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海藻玉壶汤、越鞠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的作用。

3、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是指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机,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舌质紫暗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血府逐瘀丸、柴胡舒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

4、肝火旺盛证

肝火旺盛证是指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面红目赤、口苦口干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泻肝安神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清肝胆、利湿热的作用。

5、肝肾阴虚证

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虚热内扰的病理变化,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耳鸣、胁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

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66
2022-02-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