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白芥子对肝肾的副作用

李季 全科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白芥子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皮肤瘙痒和神经系统毒性等副作用。
1.肝功能损害
白芥子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导致肝脏细胞损伤或炎症。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黄疸等肝功受损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肝衰竭。
2.肾功能损害
白芥子可能通过增加肾脏负担或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来引发肾功能损害。具体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等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慢性肾病。
3.消化道出血
白芥子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局部炎症和溃疡形成,进而导致出血。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征象,严重者可因大量出血而引起休克。
4.皮肤瘙痒
白芥子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若不及时处理,瘙痒感可能会持续存在并加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5.神经系统毒性
白芥子中的一些生物碱类物质具有神经毒性作用,能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包括眩晕、头痛、共济失调、昏迷甚至死亡。
在使用白芥子治疗疾病时,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变化,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以降低潜在风险。
66
2024-01-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