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渗性失水:治疗时血浆和细胞外液钠浓度和渗透浓度需缓慢下降,避免脑水肿。初始治疗可予0.9%氯化钠注射液,后续根据病情调整。
2.等渗性失水:给予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补液量可根据体重或红细胞压积计算。
3.低渗性失水:血钠低于120mmol/L时,治疗应缓慢进行,每小时上升不超过0.5mmol/L。可用3%-5%氯化钠注射液缓慢滴注。
4.低氯性碱中毒: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氏液)治疗。剂量根据碱中毒程度而定。
5.外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可用于洗涤伤口、冲洗眼部。具体用量取决于用途和需要清洁的区域大小。
该药的副作用包括可能出现的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特别是对于敏感肌肤的人群。该药禁忌用于患有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疾病的患者,以及存在其他相关禁忌情况的个体。
2.等渗性失水:给予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补液量可根据体重或红细胞压积计算。
3.低渗性失水:血钠低于120mmol/L时,治疗应缓慢进行,每小时上升不超过0.5mmol/L。可用3%-5%氯化钠注射液缓慢滴注。
4.低氯性碱中毒: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氏液)治疗。剂量根据碱中毒程度而定。
5.外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可用于洗涤伤口、冲洗眼部。具体用量取决于用途和需要清洁的区域大小。
该药的副作用包括可能出现的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特别是对于敏感肌肤的人群。该药禁忌用于患有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疾病的患者,以及存在其他相关禁忌情况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