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15项检查通常能检查出尿蛋白、尿白细胞、尿葡萄糖、尿酮体、尿胆原等。
1、尿蛋白
尿常规检查中的尿蛋白通常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正常人尿中蛋白质含量极微,定性试验为阴性,当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出来,出现尿蛋白阳性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通常是剧烈运动、发热等,病理性因素通常是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2、尿白细胞
尿白细胞是指尿液中出现的白细胞,正常人尿液中的白细胞含量极少,定性试验为阴性,当尿液中的白细胞含量增加,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出来,出现尿白细胞阳性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通常是剧烈运动、发热等,病理性因素通常是尿道炎、膀胱炎等。
3、尿葡萄糖
尿葡萄糖是指尿液中出现的葡萄糖,正常人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极少,定性试验为阴性,当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出来,出现尿葡萄糖阳性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通常是进食过多含糖量高的食物,病理性因素通常是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等。
4、尿酮体
尿酮体是指尿液中出现的酮体,正常人尿液中的酮体含量极少,定性试验为阴性,当尿液中的酮体含量增加,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出来,出现尿酮体阳性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通常是长期饥饿、营养不良等,病理性因素通常是长期糖尿病、急性胃肠炎等。
5、尿胆原
尿胆原是指尿液中的胆红素,正常人尿液中的胆红素含量极少,定性试验为阴性,当尿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增加,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出来,出现尿胆原阳性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通常是剧烈运动、发热等,病理性因素通常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肝细胞性黄疸等。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需要注意避免在月经期进行检查,以免导致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如果患者出现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的情况,建议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