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急性肠梗阻怎么引起的脱水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急性肠梗阻引起脱水可能是电解质紊乱、液体丢失、呕吐、腹泻、长期禁食等原因导致的,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患者应立即就医以防止脱水进一步加重。
1.电解质紊乱
由于肠道功能障碍导致身体对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和排泄失衡,引起体内钠、钾等离子浓度异常。这进一步影响了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平衡,引起水肿和其他相关临床表现。纠正电解质失调通常需要静脉注射电解质溶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以及含有特定比例电解质的补液盐包。
2.液体丢失
液体通过呕吐和不完全消化从胃肠道快速流失,使体内的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从而引起脱水的症状。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进行补充,重度则需静脉输注电解质溶液。
3.呕吐
当发生肠梗阻时,由于肠腔被堵塞,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或者停止,进而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来止吐。
4.腹泻
肠梗阻会引起肠壁缺血、坏死,导致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腹泻。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进行止泻治疗。
5.长期禁食
长时间不进食会造成机体能量不足,此时为了维持生命活动,机体会调动脂肪分解产生能量,而脂肪分解会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加重肾脏负担,造成肾损伤,出现尿少、浮肿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休克等现象。建议患者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面条等。
在治疗急性肠梗阻的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进一步脱水。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腹部X光检查、CT扫描或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肠梗阻的程度和位置。
66
2024-04-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