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和乳糖不耐受的区别主要有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不同等。
1、病因不同
母乳性腹泻主要是由于母乳中的乳糖含量比较高,导致宝宝的肠道功能出现紊乱引起的。而乳糖不耐受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从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2、症状不同
母乳性腹泻的患儿大便次数会比较多,大便呈稀水样,还会伴有奶瓣,但是患儿的食欲以及精神状态都正常,不会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而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大便次数会比较少,大便呈水样,还会伴有腹胀、腹痛、肠鸣音亢进等症状,但是患儿的食欲会比较差,不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如果患儿的症状比较轻,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的方式进行改善,比如可以吃一些含乳糖酶的食物,如牛奶、酸奶等,一般在调整饮食后,症状可逐渐缓解。如果患儿的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乳糖酶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4、注意事项不同
患儿在患病期间要避免食用乳制品,以免导致病情加重,还要注意腹部的保暖,避免受凉。而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在饮用乳制品时,需要注意避免空腹饮用,以免导致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
5、预后不同
母乳性腹泻通常在停止母乳喂养后,症状可逐渐缓解,预后较好。而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在饮用乳制品后,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预后相对较差。
无论是出现母乳性腹泻还是乳糖不耐受的情况,都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