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打针晕针是什么症状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打针晕针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心悸、出汗、眩晕等症状,通常在注射时或之后出现,属于晕针反应,建议就医。
1.恶心
晕针时由于机体应激反应导致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浓度增高,这些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后会引起恶心。恶心感通常发生在胃部区域,是一种不适的感觉,伴随着想要呕吐的冲动。
2.呕吐
晕针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会导致迷走神经张力降低。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进而出现呕吐的症状。呕吐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点,但通常会在晕厥前发生,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容物自动涌出。
3.心悸
晕针时,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导致心脏受到刺激,从而引起心悸的现象。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加快或不规则,这种感觉通常出现在胸腔中央。
4.出汗
晕针时,身体为了应对紧张和恐惧状态会释放肾上腺素,这有助于提高血压和心率。肾上腺素的作用之一是收缩外周血管,减少血流量,以增加心脏泵血量。同时也会导致汗腺分泌增多。出汗通常集中在面部、手掌和脚底,是对晕针状态的一种生理反应。
5.眩晕
晕针时,内耳前庭系统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平衡失调,引发眩晕感。眩晕常常描述为头晕或头昏眼花,有时伴有视觉扭曲或环境旋转。
针对晕针引起的症状,可以进行血糖监测、血压测量等基础检查。对于晕针的情况,建议采取心理放松训练、深呼吸练习等非药物治疗方法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抗胆碱药预防晕针的发生。在注射期间,避免直视注射过程,分散注意力,也有助于减轻晕针症状。
66
2024-04-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