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布氏杆菌通过皮肤黏膜破损或摄入污染食物进入人体后,在体内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进而引发发热。发热通常起始于午后或夜间,可能伴有寒战和出汗。
2.大汗
感染布氏杆菌后,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反应,此时可能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情况,从而促进汗腺分泌增多。患者可能出现大量出汗,尤其是在发热期。
3.关节痛
布氏杆菌侵入血液循环后,随着血液播散至全身各处,包括关节组织。这些细菌在关节内繁殖,会引起炎症和疼痛。关节痛常呈游走性,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常见于膝、肩、腕等大关节。
4.睾丸肿胀
当布氏杆菌进入血液循环时,其抗原成分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睾丸组织中,导致局部水肿和炎症反应。睾丸肿胀多见于男性,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阴囊增大,有时伴有疼痛。
5.头痛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通过神经系统扩散,导致脑膜炎的发生。脑膜炎是由于脑膜受到炎症刺激而引起的,此时颅内压增高,压迫到头部神经,就会引起头痛的症状。头痛一般位于额部或枕部,有时伴随恶心呕吐。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以及特定的布氏杆菌检测来确定诊断。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多西环素或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在确诊或疑似患有布氏杆菌病时,应避免接触家畜及其排泄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