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拉肚子吃了泻立停还是拉什么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拉肚子,临床上称为腹泻,若经泻立停治疗后仍持续发生,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胆囊炎、乳糖不耐受症等病因导致的。腹泻症状持续不改善,可能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应尽快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细菌感染
由于致病菌产生的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腹泻。例如志贺氏菌、霍乱弧菌等可引起肠道炎症。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
2.食物中毒
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产生毒素的病原体污染后,食用者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颠茄片、消旋东莨菪碱片等药物缓解胃肠痉挛,从而减轻腹痛的症状。
3.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的消化道疾病,当受到某些食物、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时,会导致肠道运动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腹泻的现象。针对肠易激综合征,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量,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改善不适症状。
4.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由胆囊壁长期慢性的炎症反应引起的疾病,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可能会诱发腹泻的发生。对于慢性胆囊炎所致腹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熊去氧胆酸片、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进行治疗。
5.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有效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导致乳糖进入肠道后快速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和液体,引发腹胀、腹泻等症状。针对乳糖不耐受症,可以通过小肠吸收功能试验来确诊,然后通过饮用无乳糖配方奶或者添加乳糖酶的产品来进行治疗。
此外,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胃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接触可能污染的食物和水源。
66
2024-04-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