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艾灸治疗方法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艾灸治疗方法包括穴位灸、头维穴、下关穴、风池穴、承浆穴等穴位的艾灸。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穴位灸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进行温和加热,一般每次治疗30-60分钟。此方法通过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来缓解面部神经的异常活动,从而减轻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2.头维穴
使用艾条点燃后悬于距离穴位皮肤3厘米处施灸5~10分钟。头维位于前额两侧,在临床上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对于三叉神经痛所致头痛、眼眶疼痛等不适状况存在调理效果。
3.下关穴
将艾炷放置于选定穴位上方并点燃,使患者感受到轻微灼热感为度。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能疏风清热、消肿止痛,适用于治疗面颊部疼痛、耳鸣等症状。
4.风池穴
用拇指按揉风池穴约一分钟,力度适中,每日可多次操作。风池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与督脉之交会穴,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等病症,因此对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承浆穴
承浆穴位于人体下颌凹陷处,采用指压法按摩此处能够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承浆穴属于任脉,经常按揉有助于促进唾液分泌及消化吸收功能正常发挥,进而达到镇静安神目的。
在接受中医艾灸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剧烈波动,以免诱发或加重三叉神经痛。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66
2024-03-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