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哮喘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原因

林耿鹏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哮喘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可能源于激素抵抗、继发感染、气道重塑、过敏原持续暴露或心理因素引起的呼吸困难。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病情复杂化,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计划并完善相关检查。
1.激素抵抗
长期使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导致机体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其疗效。对于激素抵抗患者,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如增加短效β-受体激动剂或口服抗白三烯药物等。
2.继发感染
继发感染是指在原有疾病的病程中,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或其他原因,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呼吸道,引起新的感染。此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容易出现喘息加重的情况。针对继发感染,通常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增加抗生素治疗或更换抗生素类型。
3.气道重塑
气道重塑是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壁结构改变的过程,在哮喘患者中常见。这会导致气道狭窄和阻力增加,即使经过治疗也可能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特征为肺小泡扩大并融合成囊状隙,导致气体交换受限。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
4.过敏原持续暴露
如果患者对某些物质过敏,如花粉、尘螨等,这些过敏原可能导致哮喘发作。患者可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检测来确定过敏原,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接触。
5.心理因素引起的呼吸困难
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紊乱,进而影响呼吸功能。建议患者接受心理咨询或行为疗法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感。
患者应定期复查肺功能测试,监测病情变化,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有助于改善症状。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