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出生时打过乙肝疫苗,成年后检查有抗体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乙肝一般指慢性乙型肝炎。一般情况下,出生时打过慢性乙型肝炎疫苗,成年后检查有抗体,一般是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是因为接种时间过长、免疫力低下、体内残留抗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现象

慢性乙型肝炎疫苗是一种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疫苗,接种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起到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如果患者在成年后体内没有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可能是因为接种时间过长,体内抗体已经逐渐消耗,从而出现检查结果抗体为阴性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加强针,从而提高抗体水平。

2、接种时间过长

如果患者接种慢性乙型肝炎疫苗的时间过长,体内的抗体可能已经逐渐消耗,从而出现检查结果抗体为阴性的情况。如果患者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加强针,从而提高抗体水平。

3、免疫力低下

如果患者长期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如经常熬夜、不运动等,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从而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引起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4、体内残留抗体

如果患者在接种慢性乙型肝炎疫苗后,在医院进行检查时,没有发现体内存在慢性乙型肝炎抗体,则可能是因为在接种疫苗时,疫苗没有接种完全,导致体内还存在残留的慢性乙型肝炎抗体。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再次接种的方式进行补种,以免引起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情况。

5、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如果患者在接种慢性乙型肝炎疫苗后,在医院进行检查时,发现体内存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乙肝五项检查、肝功能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66
2022-02-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