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情况下要做胃镜检查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胃镜检查通常用于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裂孔疝以及胃癌等疾病。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呕血或黑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胃镜检查。
1.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出现出血的情况,需要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医生会使用一根带有摄像头的细长软管进入患者的口腔和食道,以查看是否有出血点或其他异常情况。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长期炎症反应,可通过胃镜检查直观地观察到胃黏膜的形态、颜色等变化。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提前禁食禁水以确保准确性。
3.胃溃疡
胃溃疡是由胃黏膜损伤引起的疾病,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溃疡的位置、大小及深度等情况。在预约时间内到达医院,按指示服用镇静剂后躺下,由专业医师执行胃镜检查。
4.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先天性或获得性疾病状态,当膈肌上的小孔扩大时,部分腹腔脏器(如胃)可以穿过这个孔并进入胸腔。胃镜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裂孔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仰卧于手术床上,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完成。
5.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壁细胞的恶性肿瘤,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直接观察到胃内部的变化。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中接受无痛或普通胃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进行以上各项检查前,应避免进食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建议保持空腹状态,并按照医嘱进行相应准备。
66
2024-03-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