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一般需要接种三针,按照0、1、6的方案进行接种。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肝的药物,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
乙肝疫苗接种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从而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乙肝疫苗一般需要接种三针,按照0、1、6的方案进行接种,即第1针接种后,在1个月后接种第2针,6个月后接种第3针。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内注射。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血液中可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并非对所有乙型肝炎病毒都有免疫力,且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滴度会随时间逐渐下降,因此需要再次接种以提高抗体滴度,维持免疫力。
如果患者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了头晕、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过敏等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