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敏原持续暴露
由于患者存在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导致机体对特定过敏原如花粉、尘螨产生持续的免疫应答。环境控制和使用抗组胺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例如通过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以及口服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进行缓解。
2.气道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会导致气道平滑肌增生肥大,分泌物增加,从而引起支气管痉挛和黏液栓塞,进一步加重通气障碍。针对慢性气道炎症的治疗包括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罗,以减轻炎症并改善症状。
3.感染性气道炎
感染性气道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这些病原体会刺激气道上皮细胞,导致其释放炎症介质,进而引发气道狭窄和喘息。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感染性气道炎,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金刚烷胺胶囊等。需遵医嘱服用。
4.气道结构改变
长期气道炎症可能导致气道壁纤维化、瘢痕形成,进而影响气道通畅度,这是哮喘持续状态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针对气道结构改变的治疗主要是减少炎症和修复受损组织,常用药物有布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
5.气道神经调节异常
气道神经调节异常是指自主神经系统对气道平滑肌收缩和舒张的调控出现异常,这可能加剧了气道痉挛和喘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有助于改善气道神经调节异常,如硫酸阿托品注射液、酒石酸锑钾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监测呼吸频率和症状严重程度,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进行肺功能测试、过敏原检测和胸部X光检查,以评估病情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