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一般是指慢性乙型肝炎。通常情况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或者是抗病毒治疗,都是比较好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选择。
1、干扰素
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并且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而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病情比较轻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从而缓解病情。但干扰素的副作用比较大,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
2、抗病毒治疗
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肝功能损伤的情况,则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