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食管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食管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表明,患者可采取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基因治疗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标来抑制肿瘤生长。通常采用口服给药形式,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此方法针对特定的分子异常发挥作用,可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影响。对于存在相应分子靶标的食管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解除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能力,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代表性药物包括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需静脉注射。该类药物能够恢复肿瘤细胞与宿主之间正常的免疫平衡,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适用于某些类型的食管癌,尤其是那些表达相关免疫检查点蛋白的亚型。
3.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
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阻断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来抑制其生长和扩散。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口服方式给予,如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等。这类药物能有效干扰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信号通路,从而控制肿瘤的血液供应并减缓其增长速度。对于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有益。
4.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将健康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纠正异常表达的致癌基因或缺失的抑癌基因,需要由专业人员操作。该技术旨在恢复细胞内的稳态机制,阻断致癌途径。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食管癌可能有潜在疗效。
在接受靶向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皮疹、疲劳等,并及时报告医生。此外,患者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热的食物,以免加重吞咽困难的症状。
66
2024-01-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