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哮喘可采取艾灸百会穴、艾灸膻中穴、艾灸天突穴、艾灸定喘穴、艾灸肺俞穴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艾灸百会穴
选择适当长度的艾条,在点燃后悬置在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熏烤,使局部温热而感到舒适,每次操作时间约为5-10分钟。百会穴位于头部中央,刺激该部位可调节气血平衡,对于缓解哮喘引起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2.艾灸膻中穴
将适量艾绒置于穴位上,使用点燃的艾条进行炙烤,使温度适中并保持一定时间。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央,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通过艾灸此穴能够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从而辅助改善哮喘患者的不适症状。
3.艾灸天突穴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暴露颈部,用拇指指腹按揉天突穴数次后,用拇指向下方推压,同时配合吸气动作,至出现酸胀感为宜。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端凹陷处,能宣通肺气、止咳平喘,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
4.艾灸定喘穴
患者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背部,选取双侧定喘穴位置,用三棱针快速点刺,然后用镊子夹持消毒后的艾炷点燃,对准穴位施以雀啄灸法,即一上一下移动艾柱,使之与皮肤间断接触,每次灸治3壮。定喘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清泄痰浊、降逆平喘的功效,主治咳嗽、气喘等症。
5.艾灸肺俞穴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背部,选取双侧肺俞穴位置,用三棱针对穴位周围进行快速点刺,然后用镊子夹持消毒后的艾炷点燃,对准穴位施以雀啄灸法,即一上一下移动艾柱,使之与皮肤间断接触,每次灸治3壮。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补益肺气、清泻肺火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等症。
在进行艾灸时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停用并向医生咨询。此外,建议定期进行户外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1.艾灸百会穴
选择适当长度的艾条,在点燃后悬置在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熏烤,使局部温热而感到舒适,每次操作时间约为5-10分钟。百会穴位于头部中央,刺激该部位可调节气血平衡,对于缓解哮喘引起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2.艾灸膻中穴
将适量艾绒置于穴位上,使用点燃的艾条进行炙烤,使温度适中并保持一定时间。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央,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通过艾灸此穴能够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从而辅助改善哮喘患者的不适症状。
3.艾灸天突穴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暴露颈部,用拇指指腹按揉天突穴数次后,用拇指向下方推压,同时配合吸气动作,至出现酸胀感为宜。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端凹陷处,能宣通肺气、止咳平喘,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
4.艾灸定喘穴
患者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背部,选取双侧定喘穴位置,用三棱针快速点刺,然后用镊子夹持消毒后的艾炷点燃,对准穴位施以雀啄灸法,即一上一下移动艾柱,使之与皮肤间断接触,每次灸治3壮。定喘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清泄痰浊、降逆平喘的功效,主治咳嗽、气喘等症。
5.艾灸肺俞穴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背部,选取双侧肺俞穴位置,用三棱针对穴位周围进行快速点刺,然后用镊子夹持消毒后的艾炷点燃,对准穴位施以雀啄灸法,即一上一下移动艾柱,使之与皮肤间断接触,每次灸治3壮。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补益肺气、清泻肺火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等症。
在进行艾灸时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停用并向医生咨询。此外,建议定期进行户外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哮喘发作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