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青少年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危害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青少年乙肝抗病毒治疗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潜在不良反应、长期免疫抑制引起的感染风险增加、耐药性产生与治疗失败、肝脏功能损害以及骨质疏松症等风险。
1.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潜在不良反应
由于特定药物可能影响彼此吸收、代谢或排泄,因此可能导致无法预测的副作用。这可能会加剧现有健康状况或引起新的医学问题。需密切监测并调整用药方案以减少风险。
2.长期免疫抑制引起的感染风险增加
持续使用免疫抑制剂会降低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使个体更容易受到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长时间的免疫抑制会导致患者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需要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以及肝肾功能检测来评估病情变化。
3.耐药性产生与治疗失败
经常使用同一种抗病毒药物容易使病毒基因突变而产生耐药性。一旦出现耐药性,则原有治疗效果下降,可能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应遵医嘱定期更换药品种类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4.肝脏功能损害
某些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导致转氨酶升高、黄疸等问题。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严重肝脏疾病的发生。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并遵循医生指导。
5.骨质疏松症
部分抗病毒药物会影响钙质吸收,进而引发骨质疏松。该并发症可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明显。可通过饮食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来预防。
青少年接受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支持自身免疫力对抗疾病。
66
2024-03-2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