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疟疾发热的热型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疟疾发热的热型是由不同类型的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如间日疟原虫感染、恶性疟原虫感染、三日疟原虫感染、卵形疟原虫感染、免疫缺陷等,这些因素会导致疟原虫在人体内繁殖,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治疗疟疾需针对不同类型的疟原虫选择相应的抗疟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间日疟原虫感染
间日疟原虫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和红细胞内繁殖,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等症状。抗疟药物如氯喹可以抑制间日疟原虫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症状。
2.恶性疟原虫感染
恶性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破坏红细胞并释放出裂殖子,这些裂殖子进一步侵入其他红细胞,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持续的红细胞破坏和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发热。青蒿素类抗疟药如青蒿琥酯能迅速控制恶性疟原虫的繁殖,从而缓解发热症状。
3.三日疟原虫感染
三日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过程包括潜伏期、前鞭毛体阶段、无鞭毛体阶段以及配子体阶段。当无鞭毛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在酸性环境中变成裂殖子,开始进行裂体增殖,此时患者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奎宁等生物碱类抗疟药可干扰原虫生活史的不同发育阶段,从而起到退热的作用。
4.卵形疟原虫感染
卵形疟原虫在肝细胞中繁殖,然后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中的血管周隙,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发热的感觉。阿莫地喹是一种广谱抗疟药,能够杀死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形疟原虫,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5.免疫缺陷
免疫系统对疟原虫的识别和清除能力降低,无法有效控制感染,导致反复发作的发热。针对免疫缺陷的治疗可能需要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例如胸腺肽肠溶片、转移因子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监测体温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血液涂片镜检以确定疟原虫的存在,以及进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来确认是否存在疟疾感染。
66
2024-03-3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