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在体液免疫应答中,B淋巴细胞被激活,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结合时,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会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并被清除出体外,从而达到清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目的。因此,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恢复期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会呈阳性。
然而,如果患者处于急性感染期或者处于慢性携带状态,则可能检测不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这是因为此时患者的免疫系统正在积极应对病毒,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可能还不足以被检测出来。
总之,血液检查没有乙肝抗体意味着个体未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但并不代表不会感染。建议定期监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水平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