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乳腺癌切除后为什么要做靶向治疗

孔子登
南沙区南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咨询
乳腺癌切除后进行靶向治疗的原因包括雌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突变、间叶组织起源的乳腺癌以及三阴性乳腺癌等。针对不同的病因,靶向治疗能够精准打击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但靶向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1.雌激素受体阳性
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敏感,通过与受体结合促进肿瘤生长。靶向治疗旨在阻断受体与雌激素的结合,减少肿瘤复发。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以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进行靶向治疗,如来曲唑、阿那曲唑等。
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导致细胞过度增殖,进而促使乳腺癌的发展。针对该受体的靶向药物能够干扰细胞信号通路,从而控制其过度增殖。常用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靶向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这些药物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突变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并形成肿瘤。靶向此蛋白的药物可阻断其活性,减缓肿瘤进展。常用的针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有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口服方式常见。
4.间叶组织起源的乳腺癌
间叶组织起源的乳腺癌中存在特定的分子异常,这些异常使得肿瘤细胞更具侵袭性和转移潜能。靶向治疗能识别并作用于这些异常分子,以抑制肿瘤扩散。例如针对间叶组织起源的乳腺癌中的ALK融合蛋白的靶向药物克唑替尼可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
5.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亚型,由于缺乏有效的分子靶点,这类乳腺癌对化疗更为敏感。靶向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这些药物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的能力发挥作用。
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在接受靶向治疗期间。适当的复查项目可能包括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如X线、超声波或MRI扫描,以便及时发现任何潜在的问题。
66
2024-03-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