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检查一般指乙型肝炎病毒检查。孕期一般需要做3次乙型肝炎病毒检查,分别是在怀孕的第7、8、9个月。
乙型肝炎病毒检查主要是为了判断孕妇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在怀孕期间,孕妇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量会比较高,为了避免传染给胎儿,一般需要遵医嘱在怀孕的第7、8、9个月时分别做乙型肝炎病毒检查,如果此时乙型肝炎病毒检查结果为阴性,一般可以在怀孕后的第24-28周再次检查。如果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检查结果为阳性,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替比夫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抑制病毒复制,控制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孕妇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避免进行性生活,以免传染给胎儿。另外,孕妇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同时还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随时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