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第二针推迟了半个月打,第三针一般需要在第一针打后的1个月内打。乙肝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剂,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乙型肝炎病毒的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乙型肝炎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接种第一针后约有30%的人产生抗体,第二针接种后有60%到70%的人产生抗体,第三针接种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5%以上,而且抗体效果持续时间可达5到8年。
一般情况下,乙肝疫苗需要接种三针,按照0、1、6个月的顺序接种,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乙肝疫苗第二针或者第三针推迟,一般不需要重新接种,患者及时到接种点继续按时接种即可,通常不会影响乙肝疫苗的效果。
患者接种乙肝疫苗后需要注意避免饮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导致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在接种乙肝疫苗后还需注意观察自身情况,如果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