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三阳病人针刺伤后,没有乙肝表面抗体,可以采取乙肝疫苗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抗病毒治疗等治疗措施。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1.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通常分三次注射,首次剂量为0.5毫升,间隔一个月后第二次注射0.5毫升,再间隔五个月后第三次注射1毫升。通过刺激机体产生表面抗体,预防感染HBV。适用于未感染者,但对已暴露者作用有限。
2.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立即注射1-2毫升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遵医嘱选择肌内、深部皮下注射或者静脉途径给药。乙肝免疫球蛋白含有大量高效价的抗-HBs,能迅速有效地中和血液中的游离HBsAg,阻止其进入肝脏细胞,从而保护易感者的健康免受HBV感染。
3.抗病毒治疗
如果患者处于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规范性抗病毒治疗。上述药物能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被感染的几率。但是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盲目自行滥用。
密切观察是否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出现,同时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血清学标志物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通常分三次注射,首次剂量为0.5毫升,间隔一个月后第二次注射0.5毫升,再间隔五个月后第三次注射1毫升。通过刺激机体产生表面抗体,预防感染HBV。适用于未感染者,但对已暴露者作用有限。
2.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立即注射1-2毫升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遵医嘱选择肌内、深部皮下注射或者静脉途径给药。乙肝免疫球蛋白含有大量高效价的抗-HBs,能迅速有效地中和血液中的游离HBsAg,阻止其进入肝脏细胞,从而保护易感者的健康免受HBV感染。
3.抗病毒治疗
如果患者处于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规范性抗病毒治疗。上述药物能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被感染的几率。但是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盲目自行滥用。
密切观察是否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出现,同时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血清学标志物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