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一般指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打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之前需要检查两对半定性,定量一般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定量。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接种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起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作用。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可以产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该抗体一般可以维持12年左右,但因为个体差异,部分接种者体内抗体可能会逐渐减少。因此,接种者在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需要定期复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定量,以判断机体是否产生足够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如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定量大于10mIU/ml,则说明机体已经产生足够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可以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如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定量小于10mIU/ml,则说明机体未产生足够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需要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加强针。
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需要注意接种部位的护理,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如果接种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