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包括下肢疼痛、行走困难、跛行距离缩短、休息痛、足部皮肤温度降低,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血管狭窄或堵塞,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和治疗。
1.下肢疼痛
间歇性跛行通常由动脉狭窄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下肢肌肉缺血,进而引发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出现在大腿、小腿等下肢部位,在行走时加剧,休息后可缓解。
2.行走困难
间歇性跛行患者由于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肌肉供氧不足,从而出现行走困难的情况。此类患者的行走困难主要表现在开始走路时较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会越来越严重。
3.跛行距离缩短
当间歇性跛行是由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则可能会影响肢体远端血液供应。当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由于肢体末端缺血而诱发疼痛,此时被迫停止活动并休息一段时间后,待肢体循环恢复后方可继续行走。跛行距离是评估患者下肢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人一般可以连续步行30分钟以上而不感到疲劳,而患有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则会出现跛行距离缩短的现象。
4.休息痛
间歇性跛行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下肢缺血加重,进而引起神经病变,导致休息时也出现疼痛感。这种情况多见于糖尿病足患者,且疼痛程度较剧烈,有时甚至难以忍受。
5.足部皮肤温度降低
间歇性跛行患者由于下肢血液循环受阻,可能导致局部组织供血不足,影响足部的散热能力,进而表现为足部皮肤温度下降。患者还可能出现足部麻木、刺痛等症状,这些不适感可能因寒冷刺激而加剧。
针对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CTA扫描以评估下肢动脉情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凝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如经皮介入治疗或旁路移植术。患者应避免吸烟,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压,同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
66
2024-03-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