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病危病人出冷汗是什么原因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病危病人出冷汗可能是由感染性休克、严重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肺栓塞等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出汗异常。建议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器官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此时由于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液体渗出、血容量减少,从而出现血压下降、出汗等症状。感染性休克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曲松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
2.严重创伤
严重创伤会导致剧烈疼痛、恐惧和焦虑,这些应激反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外周血管收缩,心脏收缩力增强,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和出汗。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需要立即就医并接受紧急处理,包括止痛、补液和稳定生命体征。必要时需手术探查修复受损脏器。
3.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在发病期间会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引起出汗的现象。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通常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即通过导管将堵塞的冠状动脉开通,恢复血液供应。
4.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内微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压迫周围组织,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同时还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颅内压持续增高时,就会出现出汗的情况。脑出血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低颅内压药物来进行缓解,比如片、氢片等。
5.肺栓塞
肺栓塞发生时,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炎症反应加剧,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和呼吸困难,进一步诱发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促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异常,引起出汗。肺栓塞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其中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为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等;抗凝治疗则选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
针对以上提及的各种病因,建议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对于出冷汗伴随其他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分析以及D-二聚体检测,以评估病情进展。
66
2024-04-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