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治疗风寒感冒兼气滞胸闷呕吐宜选用

孔子登
南沙区南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咨询
治疗风寒感冒兼气滞胸闷呕吐可采取荆防败毒散、藿香正气水、葛根汤、三仁汤、麻杏石甘汤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散中荆芥、防风具有辛温解表作用;茯苓、白术可健脾化湿;此药合用共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之效。荆防败毒散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引起的风寒感冒兼气滞胸闷呕吐的症状,因为荆芥、防风能疏散风寒,荆芥又能上行头目,而川芎善治血瘀头痛,三药相配能疏风散邪,升阳止痛。
2.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的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等中药成分能够起到理气和中的效果,从而缓解上述不适症状。藿香正气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方中藿香、佩兰芳香化浊,醒脾开胃;大腹皮、厚朴、陈皮燥湿除满;半夏曲、茯苓、白术燥湿和中;以上药物合用则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3.葛根汤
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组成,其中葛根具有解肌退热,生津的功效;麻黄、桂枝有发汗解表的作用;芍药有养阴敛营的作用;生姜、炙甘草则分别具有解表化饮和调和诸药的功效。诸药合用,可使表里同治,营卫兼顾,使外邪从表而解,内扰得以外攘。葛根汤主治外感风寒,项背强直,无汗恶寒,或有发热,或见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者。本品中的葛根味辛性凉,入肺、脾经,既善祛风解表,又长于生津舒筋,为君药;臣以麻黄、桂枝相须为用,既能助葛根解表,又能宣畅卫阳,鼓舞已郁遏的清阳之气,使太阳经气通利,则一身尽痛及项背强直皆可解除;佐以芍药酸收,以固津液,以防葛根、麻黄、桂枝辛散太过;配以姜、枣调和营卫,且生姜能助桂枝解表,大枣能助芍药和营;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补虚益气。
4.三仁汤
三仁汤由杏仁、白豆蔻、薏苡仁、半夏、厚朴、滑石、通草、竹叶组成,其中杏仁、白豆蔻、薏苡仁、半夏、厚朴合用,可增强宣肺气、化湿浊、降逆气之力;滑石、通草、竹叶淡渗利湿,使湿去热清。三仁汤主治外感湿邪,湿重于热证,其表现为头痛身重,肢体倦怠,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苔白腻,脉濡缓。方中杏仁苦辛微温,宣肺气以通上调肺气以通降,使湿邪随之下降;白蔻芳香化湿,醒脾气以运中州;薏苡仁甘淡渗湿,使湿邪从小便而去;半夏燥湿化痰,厚朴下气消满,两者合用,一燥一淡,相互促进,使湿去热清;通草、滑石、竹叶轻清宣透,导湿下行。
5.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其中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泄肺热,杏仁降肺气,甘草调和诸药。麻杏石甘汤主治外感风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症见咳逆上气,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咳嗽气急,痰多粘稠色白如沫,面红身热,口渴咽燥,舌红苔黄,脉数。方中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泻肺热,二药相伍,一开一降,肺气宣通,喘逆自平;杏仁肃降肺气,协助麻黄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时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处理。此外
66
2024-03-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