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急性骨髓炎转为慢性骨髓炎的主要原因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急性骨髓炎转为慢性骨髓炎的主要原因是血源性感染、外伤后感染、邻近软组织感染、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以及患者免疫力低下。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血源性感染
血源性感染是由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菌通过血液流动扩散到骨骼引起的。这些细菌在骨髓中繁殖并引起炎症。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和杀灭致病菌。
2.外伤后感染
外伤后感染是由开放性骨折或其他皮肤损伤导致的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进一步发展成骨髓炎。清创术以及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是关键,例如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3.邻近软组织感染
邻近软组织感染可能导致炎症蔓延至骨髓腔内,进而诱发骨髓炎的发生。针对软组织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切开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
4.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会导致骨质营养供应不足,易受细菌侵袭而发生感染。改善循环功能是预防的关键步骤,可通过物理疗法如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
5.患者免疫力低下
患者免疫力低下时,无法有效地抵御细菌入侵,从而增加患骨髓炎的风险。提高免疫力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来增强机体抵抗力。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对于存在免疫缺陷或既往有感染史者尤为重要。
66
2024-03-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