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怎么回事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膀胱感觉过敏、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盆底肌功能异常、神经源性膀胱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包括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大脑对排尿信号的控制减弱,从而引起膀胱过度活动。例如,脑卒中可能导致运动神经元受损,影响膀胱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针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的膀胱过度活动,可以采用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2.膀胱感觉过敏
膀胱感觉过敏是指膀胱壁上的感受器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即使少量的尿液也会引起强烈的排尿欲望。这可能是由于某些炎症或其他病理过程导致的神经传递异常所致。对于膀胱感觉过敏引起的膀胱过度活动,可遵医嘱使用抗胆碱药来缓解症状,如硫酸阿托品片、颠茄片等。
3.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
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是指膀胱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导致尿意强烈但无法完全排空膀胱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膀胱炎、前列腺增生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不适症状,如坦索罗辛、特拉唑嗪等。
4.盆底肌功能异常
盆底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对膀胱的支撑力下降,进而导致膀胱过度活动。常见的原因包括分娩损伤、年龄增长等。针对盆底肌功能异常引起的膀胱过度活动,建议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如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等。
5.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包括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影响大脑对膀胱的控制,导致膀胱过度活动。针对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膀胱过度活动,可遵照医生的意见使用抗胆碱药进行治疗,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应保持规律的排尿习惯,以减少膀胱压力。建议进行膀胱功能评估以及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或膀胱造影,以排除其他潜在的泌尿系统疾病。
66
2024-02-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