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医认为胃出血的原因

张瑜 中医科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医认为胃出血的原因可能有饮食不当、情志不畅、外感风热、血瘀、气滞血瘀等,这些因素导致胃部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出血症状。胃出血属于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导致胃肠黏膜损伤,进而引起胃出血。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情志不畅
长期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较大时,会导致肝郁气滞,从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诱发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导致胃出血的发生。患者可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放松心情,也可通过旅游散心的方式缓解压力。
3.外感风热
外感风热会引起肺失宣降,此时邪热循经上犯于咽喉,灼伤咽喉部的脉络,导致吐血的症状发生。对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吐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颗粒等疏风散热的中成药进行调理。
4.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阻滞于经络脏腑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包括疼痛、皮肤青紫、舌暗有瘀点等。若血瘀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气血逆乱,出现呕血、便血等情况。针对血瘀所致的胃出血,可以考虑使用三七粉、云南白药胶囊等具有活血止血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5.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由于情志不畅、寒凝血瘀等原因导致气血不能畅通而形成的病理状态,表现为胸闷、乳房胀痛等症状。当病情加重时,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胃黏膜破裂和出血。针对气滞血瘀引起的胃出血,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胃部不适症状的缓解。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必要时还可进行电子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助于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病风险。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