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名称及功效有很多,常见的有黄芪、当归、柴胡、白术、人参、红景天等。
1、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敛疮生肌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等病症。
2、当归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病症。
3、柴胡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肝气不舒、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等病症。
4、白术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病症。
5、人参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脾气不足、中气下陷、肺虚喘咳、气短乏力、津伤口渴、虚热消渴、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血虚萎黄等病症。
6、红景天
红景天味甘,性寒,归肺、脾经,具有补气活血、清肺止咳、益气活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肺热咳嗽、肺虚咳喘、气血不足、心神不宁、健忘失眠等病症。
7、其他
如刺五加、大枣、枸杞、山药等,也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或改善症状。如刺五加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体虚乏力、食少便溏、肺肾两虚、久咳虚喘、失眠多梦等病症。
患者在服用中草药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