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肿
丹毒是皮肤和黏膜炎症,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这些细菌通过受损的皮肤进入淋巴系统,导致局部淋巴管壁出现炎症,使组织液回流受阻而形成水肿。主要表现为下肢等低垂部位出现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伴有皮肤紧绷感。
2.红斑
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内的淋巴管网急性炎症病变,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进而引发红斑的症状。红斑通常出现在腿部、面部或其他暴露于外界的区域,颜色可能为鲜红色或紫红色。
3.疼痛
丹毒患者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会诱发神经功能异常,从而引起疼痛的感觉。疼痛一般位于丹毒发生的位置,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刺痛不等。
4.发热
丹毒中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来对抗病原体,此时会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的发生。发热通常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出汗,体温上升速度较快,常超过38℃。
5.头痛
丹毒中炎症反应会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头痛的发生。头痛可能是钝痛或搏动样痛,位置多在额头或两侧太阳穴处。
针对丹毒淋巴管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评估感染情况,如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推荐超声波成像或活检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例如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患者应保持患部清洁干燥,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摩擦患处,同时注意休息,以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