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腹内疝伴肠梗阻的原因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腹内疝伴肠梗阻可能是由解剖因素、腹壁肌肉薄弱、腹部手术后粘连、恶性肿瘤压迫、长期便秘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解剖因素
解剖因素包括先天性缺陷、疤痕组织等,这些结构异常可能导致肠道移位进入腹腔间隙,形成疝囊。当疝囊被卡压时,会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引起肠梗阻。对于此类原因引起的腹内疝伴肠梗阻,通常需要手术修复解剖异常部位以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
2.腹壁肌肉薄弱
腹壁肌肉薄弱使得腹腔内的压力增加,导致腹腔内脏器向腹壁薄弱处突出,进而形成腹内疝。腹内疝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导致肠管嵌顿和绞窄,引发急性肠梗阻。针对腹壁肌肉薄弱引起的腹内疝伴肠梗阻,可考虑使用营养支持疗法如肠外营养来辅助治疗,同时需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腹部手术后粘连
腹部手术后粘连是指术后形成的纤维瘢痕组织牵拉周围器官,导致其移位并形成疝。当粘连带过紧或者存在多个粘连点时,容易发生肠梗阻。对于由腹部手术后粘连引起的腹内疝伴肠梗阻,应首先尝试非手术方法进行缓解,如禁食、胃肠减压等;若无效则需行手术切除粘连带。
4.恶性肿瘤压迫
恶性肿瘤压迫可以导致肠管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引发肠梗阻。此外,恶性肿瘤还可导致腹膜后的淋巴结肿大,使腹壁间的间隙变小,进一步加重腹内压力增高,促进腹内疝的发生。对于恶性肿瘤压迫所致的腹内疝伴肠梗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施康定、等止痛药物缓解疼痛,但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5.长期便秘
长期便秘会引起腹内压增高,导致腹腔内脏器向薄弱处膨出,进而形成腹内疝。腹内疝的存在会影响肠道血液循环,加剧便秘,形成恶性循环。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保持充足水分摄取,必要时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轻泻剂有助于缓解便秘,减少腹内压增高的风险。
建议定期复查以便监测病情进展和及时发现可能的并发症。在确诊为腹内疝伴肠梗阻后,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消化道负担,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至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泥等。
66
2024-01-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