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肛瘘中医病因病机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肛瘘中医病因病机可能涉及湿热下注、气血瘀滞、火毒炽盛、阴虚火旺、脾肾阳虚等病理变化,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调理。患者可考虑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1.湿热下注
湿热邪气侵袭大肠,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进而出现便秘、腹泻交替的情况。针对湿热下注所致肛瘘,可选用清热解毒中药进行调理,如黄连解毒汤等。
2.气血瘀滞
久坐久蹲会使气血运行不畅,易使血液凝滞成块,从而形成肛瘘。对于气血瘀滞引起的肛瘘,可通过活血化瘀类药物进行改善,如桃红四物汤等。
3.火毒炽盛
由于长期饮食不当,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火热之邪积聚,灼伤津液,耗伤阴精,此时若再有外感风邪,则容易诱发肛门部位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为肛瘘。针对火毒炽盛型肛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清热解毒药进行治疗,如五味消毒饮等。
4.阴虚火旺
阴虚则阳亢,虚火上炎,故见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口舌生疮等症状。阴虚内热,灼伤津液,炼液为痰,痰火互结,故见咳嗽咯痰不爽、质黏稠或夹有血丝、色黄浊、胸痛、消瘦纳差等症状。本证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滋阴降火的方剂来缓解不适症状,比如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等。
5.脾肾阳虚
如果存在不良生活习惯,过度劳累熬夜,可能会损伤脾气和肾阳,导致脾肾阳虚,不能温煦肌肤,寒从内生,凝滞于局部,日久则会成为脓肿,溃破后会形成肛瘘。针对脾肾阳虚型肛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应用温补脾肾的药物来进行调理,例如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痔核发生。
66
2024-03-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