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脾栓塞治疗门脉高压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脾栓塞术、脾切除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胃底-食管下段断流术等方法可用于治疗脾功能亢进引起的门脉高压。
1.脾栓塞术
脾栓塞通过将栓塞剂如聚乙烯醇颗粒引入脾动脉以阻断其血流,减少脾脏体积,缓解门脉高压。栓塞剂通过导管插入脾动脉,使用栓塞材料如明胶海绵颗粒进行局部栓塞。脾栓塞适用于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细胞破坏过多的患者。
2.脾切除术
脾切除术是通过手术移除脾脏来减轻门脉高压的一种方法。通常采用开放式或腹腔镜技术,在全身麻醉下完成。脾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等引起的症状。
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在X线监视下,利用特殊穿刺针经过颈部血管进入肝脏内部建立一条新的血液通道,即在肝内的门静脉分支与肝静脉之间建立分流道,以减轻门脉高压所致的并发症。此手术常用于改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状况,包括降低门脉高压及相关出血风险。
4.胃底-食管下段断流术
胃底-食管下段断流术旨在减少门脉高压对食管和胃底黏膜的暴露,预防消化道出血。手术通常包括结扎或切断主要供应食管下端和胃底的血管。该手术适用于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存在破裂出血风险的门脉高压患者。
在接受脾栓塞治疗门脉高压时,需密切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肺栓塞。术后应定期复查,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及过度劳累,以促进身体恢复。
66
2024-01-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