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泻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方法又称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逍遥丸、龙胆泻肝汤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由当归、川芎、白芍药、陈皮、枳壳、香附、甘草组成,以上中药合用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能够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满、疼痛。此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致的胸闷、乳房胀痛等症状,其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行气开郁,祛风止痛;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枳壳破气除痞,消积导滞;诸药合用可有效改善肝气郁结引起的不适症状。
2.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主要成分为白术、防风、陈皮、厚朴等,通过口服给药,具体用药量需遵医嘱。本品具有补脾固肠、温中和胃的功效。痛泻要方主治肝木乘土型泄泻,症见腹痛隐隐、大便溏泄、腹痛欲呕、舌苔白润、脉弦细。方中白术苦燥辛温,健运脾胃,为君药;佐以防风之辛温,既可疏散肝郁,又可防止白术壅滞;配伍陈皮理气和胃,且能制防风之散而耗气,共为臣药;厚朴下气消满,茯苓渗湿利水,均为佐药;使以生姜降逆和中,大枣调和营卫,一则顾护脾胃,二则制约姜、朴之性,均为佐使之用。
3.逍遥丸
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组成,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使有生发之机;薄荷助柴胡疏散肝郁,且又能升提阳气;生姜、当归同用,既能养血和营,又能调畅血脉,使气血流畅,则营阴自复。
4.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黄、甘草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攻、肝胆湿热下注两方面病理变化所表现的证候。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清肝胆实火,尤善清下焦湿热,为治肝胆实火上攻、肝胆湿热下注的要药,故为主药;辅以黄芩、山栀清热燥湿,兼能泻火;佐以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且有利尿作用,使湿热从下焦而去;少佐当归、生地滋养肝肾,以防苦寒伤阴;用甘草调和诸药,亦是使药。
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
1.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由当归、川芎、白芍药、陈皮、枳壳、香附、甘草组成,以上中药合用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能够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满、疼痛。此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致的胸闷、乳房胀痛等症状,其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行气开郁,祛风止痛;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枳壳破气除痞,消积导滞;诸药合用可有效改善肝气郁结引起的不适症状。
2.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主要成分为白术、防风、陈皮、厚朴等,通过口服给药,具体用药量需遵医嘱。本品具有补脾固肠、温中和胃的功效。痛泻要方主治肝木乘土型泄泻,症见腹痛隐隐、大便溏泄、腹痛欲呕、舌苔白润、脉弦细。方中白术苦燥辛温,健运脾胃,为君药;佐以防风之辛温,既可疏散肝郁,又可防止白术壅滞;配伍陈皮理气和胃,且能制防风之散而耗气,共为臣药;厚朴下气消满,茯苓渗湿利水,均为佐药;使以生姜降逆和中,大枣调和营卫,一则顾护脾胃,二则制约姜、朴之性,均为佐使之用。
3.逍遥丸
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组成,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使有生发之机;薄荷助柴胡疏散肝郁,且又能升提阳气;生姜、当归同用,既能养血和营,又能调畅血脉,使气血流畅,则营阴自复。
4.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黄、甘草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攻、肝胆湿热下注两方面病理变化所表现的证候。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清肝胆实火,尤善清下焦湿热,为治肝胆实火上攻、肝胆湿热下注的要药,故为主药;辅以黄芩、山栀清热燥湿,兼能泻火;佐以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且有利尿作用,使湿热从下焦而去;少佐当归、生地滋养肝肾,以防苦寒伤阴;用甘草调和诸药,亦是使药。
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