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大肠结石是怎么回事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大肠结石可能是由饮食习惯不当、长期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饮食习惯不当
由于患者经常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导致蛋白质和脂肪不能被及时吸收,从而形成结石。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高蛋白食物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如燕麦片等。
2.长期便秘
如果存在长期便秘的情况,会导致大便中的水分被过度重吸收,进而引起大便干结,易形成硬块而堵塞肠道,诱发大肠结石的发生。可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也可以遵医嘱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等药物进行治疗。
3.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但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者。这类患者胃动力不足,无法正常排空,可能导致食物残渣在肠道中滞留时间过长,增加结石形成的概率。可遵照医生的指导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比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进其恢复正常功能。
4.结肠炎
结肠炎是由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结肠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局部黏膜,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肠管狭窄,影响粪便排出,久之也会形成结石。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病情发展。
5.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指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有害菌数量增多产生过多毒素和气体,导致肠腔压力增高,进而加重便秘,增加结石发生的几率。可配合医生通过补充益生菌制剂来改善,例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针对大肠结石,建议定期进行肛门直肠指检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应避免长时间憋尿憋屎,以免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