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咽痛
链球菌通过黏附于咽部上皮细胞并释放毒素和酶损伤组织,导致局部炎症和水肿,从而引发咽部疼痛。咽部是链球菌定居和繁殖的主要部位,因此疼痛通常出现在咽喉区域。
2.发热
由于病原体产生的内毒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出现产热大于散热的现象。此外,免疫系统对感染做出反应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发热通常伴随着白血球增多,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这表明身体正在对感染做出免疫应答。
3.头痛
链球菌感染时,炎症因子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引起头痛的发生。头痛通常位于头部两侧,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
4.呕吐
链球菌感染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受到刺激后会引起呕吐反射。呕吐通常发生在进食后,可能是急性肠胃炎的表现。
5.淋巴结肿大
当机体遭受外来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为清除病原体而增生,此时可能会发生淋巴结肿大的现象。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质地较硬,可移动,位置不固定,还可能伴随红肿、疼痛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咽拭子培养等检查项目来确诊链球菌感染。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在诊断或疑似感染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以防传染,并按医嘱完成整个疗程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