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盗汗的中医治疗方剂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盗汗的中医治疗可考虑使用龙骨、牡蛎、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等中药。由于盗汗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获得适当治疗。
1.龙骨
龙骨具有镇静安神、收敛固涩的功效。盗汗可能与阴虚火旺有关,此时使用龙骨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龙骨过敏者禁用。
2.牡蛎
牡蛎可治阴虚内热引起的盗汗,其性微寒,入肝经和胆经,能清肝泻火、平抑肝阳,从而改善因肝肾阴虚导致的心烦不宁、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不适。脾胃虚寒及便溏者慎服。
3.浮小麦
浮小麦对于体虚自汗、盗汗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因为该品甘凉质润,入心经,能够补养心气,敛阴止汗。外感风邪所致的出汗忌用。
4.麻黄根
麻黄根主治表虚自汗,也可用于治疗盗汗,取其益气固表的作用。凡实证、火热证均当忌用。
5.五味子
五味子可用于治疗肺肾两虚型盗汗,它归肾经和肺经,能滋补肺肾,收敛固涩,从而改善因肺肾亏虚导致的盗汗、咳喘、遗精、滑精、尿频等症。凡外感表邪未解而内火炽盛者慎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需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针对盗汗的症状,在服用中药的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睡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浓茶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66
2024-02-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