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骨髓炎不治疗后果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骨髓炎的患者可采取抗生素治疗、引流术、清创术、骨髓炎切除术、植骨术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覆盖可能存在的细菌株,疗程依据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反应确定。此措施针对由特定致病菌引起的慢性骨髓炎有效,可减少细菌数量,控制感染进展。
2.引流术
引流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小手术,在感染区域开洞以建立通畅的引流通道,排除积液或坏死组织。该措施旨在减轻局部压力、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存在窦道形成或皮肤缺损者尤为重要。
3.清创术
清创术是外科医生在无菌条件下仔细清除受损或坏死组织的过程,包括去除异物和修复软组织损伤。此措施有助于防止继发性感染扩散,促进愈合过程,对预防并发症如瘘管形成有积极作用。
4.骨髓炎切除术
骨髓炎切除术是一种开放性手术,涉及移除受感染的骨骼部分,通常使用全身麻醉。该措施直接针对感染源,目的是消除感染并防止进一步损害骨骼健康。
5.植骨术
植骨术是在感染被充分控制后进行的一种手术,将自身或其他来源的骨质材料移植到病变部位以促进愈合。此措施适合于恢复受损骨骼结构,重建稳定性及功能,但须待感染完全治愈后方可施行。
慢性骨髓炎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反复发作的急性炎症、脓肿形成、患处畸形、功能障碍甚至残疾。定期复查以及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是关键所在。
66
2024-04-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