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节肿胀
关节炎型链球菌感染后,炎症因子刺激滑膜增生和积液,导致关节内液体增多,从而引发关节肿胀。肿胀通常发生在受累关节处,如膝关节、肘关节等,患者可能感到局部压力增高、活动度下降。
2.关节疼痛
关节炎型链球菌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处,可诱发免疫反应,产生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会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引起疼痛信号的传导。此外,炎症还可能导致组织损伤,进一步加剧疼痛感。疼痛一般集中在感染关节附近,有时也会辐射到周围区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3.关节功能受限
当关节受到炎症的影响时,会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出现水肿、充血的情况,进而影响关节的功能发挥。此外,由于关节腔内的压力增加,可能会使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此时也容易导致关节功能受限。受影响的关节可能出现运动范围减少、僵硬等情况,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或者长时间静止不动后更为明显。
4.发热
关节炎型链球菌感染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进而引起发热。发热通常为低热,但也有可能是高热,且常伴有出汗现象。
5.血尿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进入尿液中,从而引起血尿的发生。血尿通常表现为尿色深红或带血丝,严重程度不一,可能是首发症状之一。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评估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血沉速率。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或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观察关节的结构变化。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关节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